柴燒–幾千年未曾消失的傳統工藝
現代化的今天,工業化的流水線,似乎讓一切複製都變得輕而易舉,只要一個模具,就可以大批次生產同一種商品,然而科技是無法創造、複製,甚至代替所有工藝之美。
有人說柴燒工藝就是一種未完成的美,手藝人做了一半,而老天爺也做一半;柴燒不僅是新柴的燃燒,更是人和窯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雖言機器創造了電窯和氣窯,但是依舊取代不了柴燒的地位,如果從技法的難度和工藝的複雜性來講,柴燒技術是無法被複製的古老技藝,和大家耳熟能詳的茶瓷是無法來相比擬。
柴燒是綿延數千年的一門古老陶藝技術,直到今天,現代科技的手段都無法將它完全複製;柴燒製陶的歷史從人類運用火,燒製泥土器物就開始了,在中國沒有發明瓷器前,我們所燒製的都是陶器;中國從原古製陶到夏商周再到漢唐前後,是中國(不加缽,草木落灰釉)柴燒起源的高峰,因為中日經濟文化的交流,日本學習了中國漢唐以前的“陶土(不加缽,草木落灰釉)柴燒”技藝,一直發展到今天,如日本的備前燒,樂燒陶等;而到宋朝前後開始上釉加缽燒製陶瓷,這與宋朝的科技文化及宋人對器物審美的變化有關,認為器物的色彩勻稱無斑點瑕疵為美。
隨之柴燒(不加缽,草木落灰釉)的技藝,在中國主流的陶瓷市場上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所以說“柴燒”是中國陶瓷歷史的文化“斷層”,我們每個人應該對最貼近生活最原始的柴燒陶瓷有重新的認識,讓遺忘千年柴燒歷史,受到更多人的認知與傳承。
然而絕跡千年的中國柴燒,卻在日本傳承發揚光大;台灣柴燒發展,從日治時代到光復後,柴燒技藝延續日本登窯體系與中國龍窯體系,燒成方式仍停留於溫度與融溶階段,近30年台灣陶藝人把改良後更符合人們使用及審美的臺灣柴燒發揚光大。
柴燒基本可以分為幾大類,如岩燒、備前燒、信樂燒:
岩燒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燒成法,燒製之前取深海岩石,將其碾碎成粉狀,再經過過濾,按一定比例加入制好的泥料中,攪拌融合一體,再進行製作坯體,而由海岩石富含微量礦物質,和泥坯相融合,在柴窯長時間高溫燒製的狀態下,灰燼、坯體會形成色彩斑斕的釉色變化及豐富肌理呈現。
▲台灣柴燒的岩燒燒法,不僅外觀變化豐富,更能軟水、去澀,提升茶韻,使茶湯更甘甜香醇
備前燒最基礎的是發亮呈色,其核心價值是“火痕流串”變化豐富的顏色,比較常出現的顏色是紅色、橘色、一些火痕的亮銀色、粉金色、光耀色。再上去的顏色則為焦黑色、紫金色、粉金色、黃銅色、一些難以看到的顏色,再則是其他變化的顏色,呈現另一種不同的層次美感。
▲擁有千年歷史的備前燒是日本具代表性的陶器之一,特色在於完全不使用任何華麗的釉彩,強調泥土原有的溫潤質感,僅透過火焰燒製出自然的花紋,具有暖意之美
信樂燒主要是將器皿覆蓋上落灰後進而高溫燒成,產生色澤變化多端的自然釉面;任何一個作品只要吃到落灰都會發亮的,真正的落灰價值是燒到變成霧面的,代表溫度已經達到1300℃以上了。而且落灰是疊色的,並非單一色彩。所謂疊色,即是有不同層的落灰疊起來,造成的層次感。
再來更難的就是,落灰燒成像釉一樣的結果,也就是本來只有陶土的胚體,燒出來直接是上釉的結果,光亮又滑嫩,像是水晶一樣的透明。信樂燒的三個階段: 一般落灰 (光亮面)→燒至霧面→燒至晶體面 (呈現冰透狀帶顏色) 。
▲信樂燒燒製出具古樸質感又富層次變化的自然釉色,產生翠綠、火痕、黝黑、白色與褐色等,令人驚豔
最初台灣柴燒所選泥料一般來自日本瓷土或者台灣本地的高嶺土、瓷土等,由於礦物質較為單一,化學反應後色彩變化也較為單一;沿用至今,當代陶藝家在原有基礎上對泥料配方進行了調整,如新增深海岩石等,燒成的陶製品顏色豐富,色彩鮮明,肌理層次感強。
現代柴燒可分為上釉燒和不上釉燒,兩種燒法各有千秋各有特點,不上釉燒主要用薪柴作為燃料,不需要加任何的藥釉,它的色澤完全來自於土、火、灰之間的交匯和融合;窯內烈火流竄,火從哪個部位竄過,直接就決定著燒出來以後陶瓷製品的紋理和顏色;木柴燃燒生成的落灰,還依附在土坯上,形成色澤溫潤,層次多樣的自然灰釉,一爐柴燒陶瓷,可能需要好幾天的燒製,這個過程當中匠人是不可以離開的,每隔兩三分鐘他就要投一次柴,晚上還要睡在窯邊,一窯要燒掉5000公斤的柴,直至出窯前,連匠人都不知道它會燒成什麼樣子。
而上釉的柴燒作品,是在坯體上施上調好的釉料,部分為了防止木灰的染汙,得先放入匣缽內,再裝入窯內進行燒煉;它的特點是先施釉,要的是釉料在柴燒之後的表現,釉面通常會較為均勻,它無法有天然灰釉那種隨機性、不勻稱性。
不論上釉或不上釉燒,柴燒就是一種未完成的美,手藝人與老天爺各做了一半活,柴燒不僅僅是新柴的燃燒,更是人和窯的對話,火與土的共舞,機器創造的電窯和氣窯,依舊取代不了柴燒的地位,如果從技法的難度和工藝的複雜性來講,柴燒的髮色和質感,是不取決於人,只取決於火和灰,人的意志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導最終成品的方向,但是並不可以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其次柴燒是一種非常非常原始的表現形式,器型也推崇極致的簡單古樸,但是從成品的多樣性來看,柴燒給人帶來驚喜和藝術的享受,遠比任何一個窯口的陶瓷來的更加豐富,相比幾乎接近工藝品的現代陶瓷,柴燒是器本天成,妙手偶得的色彩,絕對更讓人愉悅。
另外一提,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在柴燒過程也展露無遺,但所展現的卻是相剋而相生,過去見聞總是順相生、避相剋,唯獨柴燒在這方面完全是反其道而行,如土與水相沖,兩者須攪拌才得以塑形;水與火不容,陶坯卻須藉火烘乾、燒化水分;火與金相逆,坯體內金屬礦物質須藉火控還原效果,逼出坯體表面;金與木相剋,木灰飄落作品表面,與其金屬礦物質結合才有催燦色彩;木與土相背,土坯上有木灰駐足,才得以產生天然灰釉;運用各別的相剋變化後才得以幻化新生成柴燒作品,五行中的金(金屬彩光)、木(灰釉)、水(調合 土)、火(火流肌理)、土(塑成坯體)齊聚一身,成就過程缺一不可,轉化效果由此而生,這是大自然的奧妙,普天之下,必須同時融匯五行且缺一不可之藝術品珍貴難得。
而台灣最具知名柴燒老師,為獲得柴燒窯最高溫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林瑞華、柴燒老頑童金山柴窯窯主王春長、翡翠青瓷何志隆、「走過北投陶32載」陶藝家許俊翔、榮民陶藝家廖學舟、台灣民窯麥傳亮、陶藝家的追金樂園-柴夫窯窯主廖玉瑩、岩礦柴燒顏青峰等等。
林瑞華-柴燒窯最高溫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
作為「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的林瑞華,累積了十多年以柴燒蛇窯(也叫做龍窯)的經驗,以柴燒陶鑽研古法燒製中自然落灰熔融形成的質樸自然釉色,然而他對自然釉的探究,並不僅止於落灰與火痕的互動,經過在蛇窯窯洞中長年的面壁沈思,對於窯壁土磚在高溫柴燒後出現的濃郁多變的自然釉質,也就是所謂「窯汗」的仔細觀察,林瑞華對釉的形成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新體悟,這一新發現也引導他對高溫柴燒之美的探索邁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原礦土在林瑞華的高溫柴火下所燒出的「釉母」,是地質化學的礦物重組,也是「土胎本色與落灰」浴火重生的藝術結晶;它的美感細膩豐富、千變萬化,不但傳統陶瓷所追求的各種釉色變化幾乎都可以在林瑞華的作品中找到,許多別開生面的結晶效果,更是令人嘆為觀止:一路走來,不斷在高溫的世界裡探索,越深入就看到越多前所未見的美景;但溫度上的突破並非終極目標,而是為了打破人類對於陶瓷表象的迷思,唯有回到釉的起源—「釉母」,向地球這個最大的窯爐學習,用最天然的方式將土礦燒出寶石礦玉般的質地,這才是林瑞華所要推廣的釉母理念;也唯有如此才可能反轉人類當前用火文明的迷失,走出陶瓷藝術的新道路;而2016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563℃,在創下金氏世界紀錄過程中,所有見到的人或公正人及認證官和全程錄影見證柴燒,見證柴燒能友善環境、節能減碳,燒出質變的陶器「釉母」,就是未來陶,也是人類未來的希望。
▲林瑞華2016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1563℃,見證柴燒能友善環境、節能減碳,燒出質變的陶器「釉母」,更加堅定對柴燒窯的信念
柴燒老頑童金山柴窯窯主王春長
於第二屆柴燒蓋窯大賽榮獲-窯王獎的王春長親手打造、可以克服東北角冬日濕冷氣候的柴窯,是擁有柴燒老頑童之稱王春長的驕傲。
金山柴窯的作品,一燒就要連續四天四夜96小時不間斷,還要等待6天冷卻才開窯門,燒製過程所花的人力、物力、成本都要大得多,作品無法複製,所以令人愛不釋手。
金山柴窯的柴窯獨特,利用台灣的龍眼木 、相思木、荔枝木等本土材料及泥土,以獨特的柴燒技法及嚴謹的製程,在融熔垂煉的高溫下,燒出許多養生藝術茶壺、茶倉、茶罐、茶杯…等柴燒陶品,因柴火直接在體坏上留下自然的「火痕」,使得作品色澤溫潤且變化多端,且木柴燃燒後的灰燼,落在作品上產生「自然落灰釉」在受火痕與背火面所產生的陰陽變化,也是電窯、瓦斯窯所不能比擬的;落灰經高溫溶融,形成自然的落灰釉乍看不甚起眼,但越看越耐看是柴燒作品的迷人之處。
金山柴窯的柴窯燒陶時,完全燃燒的灰燼極輕,隨著熱氣流飄散。溫度需高達1280℃時木灰開始溶融,木灰中的鐵與陶坏上中的鐵則使形成的釉呈現不同的色彩變化的自然落灰釉,再搭配金山柴窯作者的巧工,便造就了金山柴窯陶瓷柴燒之美。
▲金山柴窯王春長作品上的「自然落灰釉」,顏色溫潤且變化多端,陶土與落灰在高溫時形成超乎預期的共融效果,燒出獨一無二的迷人印記
翡翠青瓷何志隆
何志隆從事陶藝創作近30年,多年前接觸柴燒時,被色澤黝黑、金屬泛光、層次豐富的陶面表層釉色「窯汗」所吸引,隨著時間增加何志隆漸生疑惑,既有翠玉窯汗為何不能佈滿瓶身,歷經無數次研究及創作終於進入探索柴燒陶瓷的領域;自2009年開始,何志隆於台東山區創建了以柴燒為名的「志窯」,他鑽研「自然落灰」方式燒陶,以「當地漂流木」作為燃料、對窯爐不斷改進,並仿效古人土坯不上釉的燒陶方法,利用植物燒成的灰自然落在坯體上,經過數百小時的高溫熔融,釉層晶瑩剔透,多層次冰裂。最終研究出「自然落灰成釉」的青瓷藝術,開創獨具特色的「翡翠青瓷」,為遠古青瓷注入當代風華。
目前志窯工法在技術上仍然有許多不可控因素,而且燒製成本昂貴;據說每燒一窯需要15天左右,40多噸木柴,每次窯燒造成本超過200萬台幣;即使積累一定經驗,翡翠青瓷成品率也僅在3%左右。
;所謂“一窯懸命”,翡翠青瓷可以說是藝術家用身家性命燒製出來的藝術。
「翡翠青瓷」已於臺灣佛陀紀念館、國父紀念館、手工藝研究中心、大陸河北博物院和江西省景德鎮大學美術館等館舍舉辦展覽,也曾分別受邀到法國羅浮宮和大皇宮參加「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和「國際藝術與創新雙年展」。
▲何志隆的翡翠青瓷確實是世界上最像翡翠的青瓷,可說是中華陶瓷器史上出現的一朵奇葩,不但傳承了柴燒的技藝,更代表了在陶瓷發展歷史上的重要意義
「走過北投陶32載」陶藝家許俊翔
「走過北投陶32載」之稱的柴燒陶藝家許俊翔不僅現為山彩八甲窯窯主,亦是新北市北海岸藝術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理事長,致力於柴燒陶藝創作;運用道家無為的精神,融合自然的五行五色,結合古老技藝的精粹,穿越古今呈現質樸的生活美學。
許俊翔柴燒作品特色為陽明山原礦土柴燒,也稱為草山原礦土柴燒,選用陽明山原礦土搭配相思木燒製,在八甲窯創造出青、黃、紅、白、黑等五色柴燒,特別是青陶,全世界只有八甲窯才燒得出來,就連備前燒都沒有;作品在北海岸石門鄉的八甲窯柴燒連續四日夜,窯溫攀爬至1230℃-1250℃高溫,鍛鍊出原礦陶土的色澤變化同時也使自然的落灰溶融為天成的自然釉,每一次窯燒皆是獨一無二的火與土相碰觸,呈現脫胎換骨後再生的質樸的樣貌。
▲許俊翔使用陽明山岩礦土燒製的柴燒,不僅質樸渾厚有力,且注入擬人化的特性,讓陶更具生活感
榮民陶藝家廖學舟
二十幾年軍旅生涯的廖學舟,有著榮民陶藝家之稱,所有柴燒作品,不追求華麗,純天然草木灰釉,土與火的洗禮,自然拙樸藏鋒不露;表達出來浴火而生的柴燒作品,無法複製重現獨一無二之特色,燦爛多變的效果衍生奇特的陶藝美學。
廖學舟的柴燒作品火痕、落灰、過程,所代表的是走回大自然的情懷,是没有任何素材可以取代的;古老的燒製方法,火與灰的完美詮釋。
創立的焱窯產品以陶瓷土為材料,將生活用品用創意的方式去表達,每件作品都是唯一,希望達到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生活品質,透過調製的釉式燒窯將生活用品美感表達出來。
▲廖學舟的柴燒作品不論是志野釉杯、灰釉花器、自然落灰茶壺,讓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生活品質表現無遺
台灣民窯麥傳亮
麥傳亮創立台灣民窯,以文創為設計,發展出了一系列的12生肖陶鈴及平安香水瓶系列等而聞名;中期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廣並研究柴燒工藝技法,自製設計龍王柴燒窯,目前園區有4座柴窯,分別為龍、鳳、麒麟、龜;麥傳亮的創意不僅在作品上也反映在園區的建造裡,認為創意要付諸實現需要不斷的學習研究,嘗試各種的失敗並在失敗中找到答案,最終才能有美好的作品誕生。
麥傳亮不僅申請專利的玄機壺系列更是每年一直不斷的有新的作品呈現,增添了很多驚喜及樂趣;作品上時常可以看到他用國語、臺語創作和題注的俚語及打油詩,這些詩詞裡多是麥傳亮對生活的觀察、生命的體悟等,信手捻來,再用簡單幽默的文字表達在陶藝作品上。
▲麥傳亮設計的龍王心經柴燒壺、禪修蛙茶倉、壺魚躍龍門壺,是將靈感創意付諸實現的最大成就
陶藝家的追金樂園-柴夫窯窯主廖玉瑩
陶藝家口中的「追金」樂園,即座落苗栗縣造橋鄉田野之中的「柴夫窯」,主人廖玉瑩原本為自己建造的柴窯,近年已擴充至四窯之多,最近還在附近繼續購地加建兩窯,由於燒出金銀彩的良率甚高,以滿足越來越多壺藝家的追金需求。
同時憑著一股對柴燒的執著與狂熱,於2007年蓋了第一座柴窯,取得木雕廠鋸剩的邊材,將「土、窯、柴」三者累積的能量,在烈火高溫中焠鍊為亮麗的永恆;作品不僅洋溢金晃晃的溫潤色澤,且保留了柴燒渾厚內斂的火痕質感,尤其投火後竟能燒出高達一米的大口甕茶倉,更令人驚艷。
▲廖玉瑩柴燒燒出金銀彩,洋溢金晃晃的溫潤色澤,大至茶倉小為茶杯,呈現烈火高溫中焠鍊的永恆
岩礦柴燒顏青峰
顏青峰與兒子顏家佑共創家佑家喻茗壺工作室,以岩礦柴燒為主,顏青峰目前作品越來越少,都以兒子顏家佑為傳承;作品跨山入溪流取材於台灣大自然,以礦石為骨架、土為皮肉;山中礦、水中石,富含石英、雲母、水晶、及稀有礦石所研磨粉末,經過多次性鍛燒及萃煉;燒結溫度為1250度,因此每樣作品都有獨特的顏色及風格,猶如晶礦般的質感,極具收藏價值。
顏青峰認為,使用岩礦茶器能使水質軟化、茶水溫潤不澀口,提升茶韻甘甜、香醇;尤其適宜沖泡老茶、普洱茶、重培火茶。
▲岩礦柴燒的燒成率更低,顏青峰岩礦柴燒作品燒製到1282°C ,市場作品越來越少
由於台灣的柴燒陶和日本有所不同,日本柴燒表現是哲學思想和生活文化結合的一種美學形式,而台灣的陶藝家表現的質感或配合造型等個人創作的意念,現在柴燒陶的美感表現生活方式,仍然保有傳統的樸實、豐富的天然色彩之美;柴燒是一種古老的技藝,台灣柴燒陶藝家努力不懈創作,亦希望柴燒愛好者可支持台灣作品,讓古早味的柴燒能一直延續下去。(感謝林瑞華、王春長、何志隆、許俊翔、廖學舟、麥傳亮、廖玉瑩、顏青峰等提供產品資訊)